close

      “保證長江生態安全是建設長江經濟帶的首要問題!”日前由民進中央等單位主辦的“2014長江保護與發展論壇”發出保護長江的鏗鏘之聲。
      今年3月,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依托黃金水道,建設長江經濟帶,引發各界廣泛關註。
      長期秉持“長江情懷”的民進中央,致力長江的保護與發展已有18個年頭,此次論壇更立足國家加快發展長江經濟帶的宏觀背景,將目光鎖定在“加快生態文明制度建設”上。
      建設長江經濟帶,“生態安全是首要問題”
      長江是中國的第一大河,也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長江流域是中國重要的戰略水源地、水電能源基地、黃金水道和生物寶庫,以不到全國五分之一的國土面積,養育了全國三分之一的人口,創造了全國接近一半的經濟總量。
      從沿海起步先行、溯內河向縱深腹地梯度發展,是世界經濟史上一個重要規律,也是許多發達國家在現代化進程中的共同經歷。依托黃金水道打造長江經濟帶被確定為國家戰略,是中央謀劃區域發展新棋局的一步精彩“落子”。憑藉橫貫東中西的獨特優勢和巨大潛力,長江經濟帶建設對於有效擴大內需、促進經濟穩定增長、調整區域結構、實現中國經濟升級具有重要意義。
      長江經濟帶建設總體考慮和相關規劃涉及11省份,GDP占全國4成。如何統籌規劃科學佈局,特別是處理好發展與保護的關係至關重要。
      4月25日,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和長江經濟帶發展。
      4月27日,李克強總理在考察重慶時提出,要用黃金水道串起長江經濟帶“珍珠鏈”。
      4月28日,李克強總理在重慶召開11省市座談會,強調長江生態安全關係全局,要按照科學發展的要求,處理好發展和保護的關係,避免產業轉移帶來污染轉移……確保一江清水綿延後世、永續利用,走出一條綠色生態的新路。
      要用黃金水道串起“珍珠鏈”,也要確保一江清水綿延後世,成為中國建設長江經濟帶的戰略思維。
      “中國夢也包含中華兒女保護長江之夢”,“ 保證長江生態安全是建設長江經濟帶的首要問題”。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民進中央主席嚴雋琪在長江保護與發展論壇開幕式上的發言擲地有聲。
      “水污染加劇、水資源利用方式粗放、節水措施推廣困難等現實狀況,已經成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嚴重安全問題。”嚴雋琪認為,我們對資源環境的危機意識遠遠不夠,“加拿大的友人曾經對我說,他們的環境和資源是向子孫們借的,他們只能完整無缺地還給子孫。相比而言,我們則更多地說,環境和資源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我們必須進一步增強水危機意識。”
      “把脈”母親河:長江的發展與保護如何統籌
      水利是經濟社會發展不可替代的基礎支撐與保障,增強長江水利支撐與保障能力,是關係建設長江經濟帶國家發展戰略順利實施的關鍵。在此次長江保護與發展論壇上,與會者結合長江經濟帶的構建暢所欲言,共同把脈長江的保護與發展。
      水利部副部長蔡其華——
      實現治水思路的轉變,落實節水優先方針,是長江保護與發展的關鍵。長江流域要加快實現從供水管理向需水管理轉變,從粗放用水方式向集約用水方式轉變,從不合理開發水資源向主動保護水資源轉變,從單一治理向系統治理轉變,樹立節水就是治污、就是保護生態的意識,統籌解決水安全問題,努力構建集約高效的水資源合理配置和開發利用體系、安全可的防洪抗旱減災體系、文明健康的水資源保護和河湖管理體系,以及政府管理與市場配置相結合的水資源管理體系。
      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主任劉雅鳴——
      必須看到,洪澇災害頻繁、水資源供需矛盾加劇、水利設施薄弱、水生態環境惡化等已成為影響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制約因素。適應生態文明和長江經濟帶建設的要求,必須重視長江的幾個關鍵問題:1、防洪保障能力仍不適應長江經濟帶建設的需要;2、水資源支撐能力與城鎮化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的要求仍有差距;3、局部河段河勢不穩仍制約著長江水運交通的快速發展;4、水資源與水生態環境保護尚不能適應生態文明建設的要求;5、流域管理的體制、機制還不能適應區域協同發展的需要。
      國家林業局副局長張永利——
      要堅持系統思維,統一謀劃,協同推進長江流域生態建設,要秉持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體的理念,依據各地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情況,依據不同生態系統和自然資源的自身規律,相互聯繫,統籌治山治水治湖田,統籌城鄉發展,大尺度規劃流域生態建設。
      四川省委副書記、省長魏宏——
      任何經濟發展都要有資源環境作代價,如果生態建設和保護跟不上,發展會受到制約,越是在加快發展的時候,越應該把生態環境保護好,把長江流域保護好。務必處理好保護與發展的關係,通過生態建設量的增加、質的提升和速度的加快,減少發展的資源環境代價,有效增強經濟發展的環境容量。
      民進江蘇省委會常委、南京大學環境研究所所長朱曉東——
      目前長江江蘇段存在開發強度高、人口密度高和環境風險高的特點,導致生態系統破壞嚴重,因此必須重視沿江綠色生態廊道建設,為構建長江經濟帶發展提供堅實基礎。
      抓住制度創新“牛鼻子” “兩手發力”構建生態長江
      十八大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將其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總體佈局,開啟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新時代。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建設生態文明,必須建立系統完整的生態文明制度體制,用制度保護生態環境。近期,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治水思路,更賦予了新時期治水的新內涵、新要求、新任務。
      作為一項系統工程,生態文明建設需要加強頂層規劃,轉變發展理念,也需要技術的支撐,公眾的參與等合力推進,但最關鍵的還是制度建設。抓住制度建設就抓住了生態文明建設的“牛鼻子”。
      水資源是生態環境的控制性要素,水生態文明是生態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基礎保障。對於長江生態來說,制度建設同樣是最關鍵的。
      “制度創新與建設是生態文明建設的路徑”,嚴雋琪認為,加強生態文明制度建設要從體制建設、機制建設和法治建設三方面入手。在加強區域合作中,政府應發揮全流域統籌協調的作用;要註重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要考慮利益的分配,激活各種市場主體的內生活力;各項改革要於法有據,要立新法、修舊法,加強監督和執法的力度。
      水利部副部長蔡其華提出,要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不斷強化用水需求和用水過程管理,使水資源、水生態、水環境承載能力切實成為長江流域經濟社會發展的剛性約束。堅持政府與市場協同發力,深化水治理體制機制改革創新。
      政績考核是幹部的“指揮棒”。2013年12月,中組部推出地方黨政領導幹部政績考核新規,強調政績考核要突出科學發展導向,“不簡單以GDP論英雄”,加大資源消耗、環境保護、消化產能過剩、安全生產等考核指標權重,導向明晰。
      全國政協副主席、民進中央常務副主席羅富和將著眼點放在了政績考核導向上,他提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制度創新與機制完善,政績觀非常重要,要明確將水生態環境指標納入政績考核體系,不斷完善考核制度。
      治水即治國。縱觀古今,治水能力是政府執政能力的重要表現。謀劃新棋局 打造新引擎,依托黃金水道串起長江經濟帶“珍珠鏈”,要求我們必須加強制度創新,政府與市場“兩手發力”,統籌長江保護與發展。我們要“黃金珍珠”,也要一江清水!(記者 張雪花)   (原標題:"兩手發力"構建長江經濟帶:要"黃金珍珠"也要一江清水)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o25goxb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